回答球迷的问题!节奏,这是我们经常在足球比赛中听到解说员常说的一个词,顾名思义,也就是形容速度上的一种变化,而大多数在控制这个变化速度的还是中场球员较多,所以为什么经常把后腰作为一支球队的节拍器,却不是前锋或者是门将。当然,像爱情的掌声拍拍拍是一种节奏,啪~啪~啪也是一种节奏,亦或者是啪啪~啪~啪~啪啪也是一种节奏。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节奏这东西就是中场球员完全能掌控的,还是要基于球队一向的技战术打法风格和教练的理念引导走向。不如拿巴萨来举例,这就是一支可以解释好节奏的球队。在足球比赛中没有所谓一成不变的节奏,尤其是现代足球的发展,节奏变化从个人再到团队,唯一的不变就是在不断的变。而且在双方的比赛中谁能控制好节奏的变化谁就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主导权,从而提高胜率。而巴萨就是这么一支典型的球队,尤其是20世纪之后,这支队伍从拉玛西亚青训营突然杀出一批天才球员,等到他们的长大时逐渐统治了整个欧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宇宙队。巴萨的技战术核心虽然在于对球的控制,而且讲究球员之间的空间站位,无论在场地的任何角落里都要有至少三名球员所组成的三角站位,保持拿球人员的顺利出球,这种以点带面也是保证球权的确定。除了球权之外,他们对整体的节奏把握更是炉火纯青,一旦对手陷入到属于巴萨的时间里,那进球或许只是迟早发生的必然结果。而把握这个节奏的人就是巴萨大脑或者是节拍器,就像一个乐队一样,看似鼓手在最后,可他才是整个乐队节奏的掌控者。就以哈维和布斯克茨为例,他们都是巴萨的节拍器,也就是说他们两个的拿球时间会相对更多一些,等于可以掌控整个球队的一种节奏变化。而他们最致命的特点就是变化,是让你永远摸不到的下一步变化。而拿球动作或者是出球会很快吗?并不见得,当然哈维还是比布教授要快一些,尤其是原地的转身等护球技术,毕竟布教授的个子较高,出脚慢是可以理解的。单独说哈维自己的变化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第一次看哈维的集锦时就被震撼到了,虽然也很喜欢齐达内,可小个子的中场球员风格完全不同。他从拿球那刻之前,就已经做了提前的观察动作,这是顶级中场的必备,因为很可能需要他一脚出球,真正的一脚出球并不是玩的准度,当跟这种球员说基本功时那就不在同个层面考虑问题了,所以一脚出球更多考验的是意识、观察和预判能力。然后,如果选择带球的话提前的观察也可以看防守球员的站位,为什么哈维的护球可以那么好,但是看起来节奏还不快,那都是眼睛反馈给大脑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的提前判断,判断防守球员的站位或者会扑向什么方向,及时做出反馈来摆脱。如果此时没有更好的机会,那就开始传一传喽,这就是巴萨节奏的一面性,看起来好像他们在中后场的传球完全没有意义,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几乎要让每个人都触球一样,显得如此无聊而浪费时间,不断在几个人之间来回的倒脚。这就是巴萨的一种节奏,一种剑出鞘之前的节奏,一旦当对手的整体队形随着这种传导开始发生变化时,比如左右的移动,慢慢变成了短暂的惯性,那就是巴萨即将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刻。或许是哈维、也可能是小白,而现在的这支巴萨又很可能布斯克茨以及梅西,总之,在一系列看似养生的踢法时,后排球员的突然插上往往会打破这种节奏,然后由上述那些球员传出一脚直塞,像一把匕首一样直插对手心脏,快准狠,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对方的中卫和边卫的肋部空间会显得伤痕累累,万箭穿心的画面。比如当年的小白和梅西,现在的“巴西连线”等等吧,都是这个屡试不爽的套路。而这就是节奏的很好诠释,或者是典型的案例。慢慢地突然加快,甚至是极速,前面的慢就是为了让快的那一下来的更凶猛,更具有杀伤力。后来为什么有很多球队开始对巴萨前场的高位逼抢,目的也是希望可以将危险远离自家的核心防线,不过除非达到非常强度的贴身防守,不然还是难以克制这种战术。当然,可能很多杠精小伙伴会举例说为什么今年还是被利物浦翻盘了之类的问题,我想说节奏这东西说的还是一支球队的整体性,以及一种风格体系,如果用单场的胜败否定一种场上的风格战术,那未免会陷入一种以偏概全的陷阱里。就好像问三国里到底谁更厉害一样,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虽然胜负可以看做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可这天底下就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