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不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学流水施工,这些知识你怎能说不知土木 [复制链接]

1#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反映施工时各施工过程按先后顺序、配合关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展开情况。常用的施工进度计划有线条图和网络图。

用水平线表示的流水施工计划俗称“横道图”,用斜直线表示的流水施工计划俗称“斜线图”。

中港名都大酒店基础流水施工全景

横道图

斜线图

横道图具有绘制简单,流水施工形象直观的优点;

斜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同一施工段中各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和相互配合关系,且可由斜线的斜率形象地反映各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由图表可知,流水施工的工期T为:T=(m+n-1)K

一个专业施工队完成各施工段工作的持续时间T1为:T1=mti=mK

下面介绍与流水施工相关的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一项工程施工由许多施工过程(分部、分项、工序)组成。施工过程的划分应按工程对象、施工方法及计划性质确定。

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时,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可粗一些,只列出分部工程;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时,施工过程则应划分得细一些,将分部工程分解为分项工程乃至施工工序,以便指导施工。

施工中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施工段数m

流水施工时,常把施工对象分为若干个工程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群体工程可先在各单位工程间进行大流水施工段划分;单位工程划分施工段则应考虑:

⑴施工段数m要适当,过多则拖延工期,过少则资源供应集中,不利组织流水施工;

⑵施工段的分界尽可能与温度缝、沉降缝或建筑单元一致;

⑶各施工段上所消耗的劳动量大致相等;

⑷各施工过程均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⑸对于多层建筑物,施工段数是各层段数之和,各层应有相同的段数和上下垂直对应的分界线,以保证专业队在施工层、段之间进行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流水施工。

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⑴m>n时流水施工开展情况

当m>n时,各专业队能连续作业,但施工段有空闲(图中各施工段在第一层浇完砼后均空闲3天),即工作面有空闲。这种空闲可用于弥补由于工艺间隙、组织间隙和备料等要求的时间。

⑵m=n时流水施工开展情况

当m=n时,各专业队能连续作业,施工段没有空闲,是理想的流水施工方案。施工段数m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n,以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要求;

⑶m<n时流水施工开展情况

当m<n时,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图中各专业队在完成第一层作业、进入第二层作业前均停工3天),但施工段没有空闲。即专业队因无工作面而停工。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在建筑群中大流水施工时,这种专业流水的停工可以避免;对单栋建筑物的专业流水施工组织则应避免m<n的情况出现。

建筑群的大流水施工

3流水节拍ti

是指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工作的延续时间。流水节拍的大小可反映出流水施工速度的快慢、节奏感的强弱和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按流水节拍的数值特征,可分为固定节拍(等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异节拍)专业流水和分别(无节奏)流水三种。

⑴确定流水节拍应考虑的因素

工期:能有效保证或缩短计划工期。

工作面:既能安置足够数量的操作工人或施工机械,又不降低劳动(机械)效率。

资源供应能力:各施工段能投入的劳动力或施工机械台数、材料供应。

劳动效率:能最大限度发挥工人或机械的劳动(机械)效率。

⑵流水节拍的确定方法

①经验估算法: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先估算该流水节拍的最长、最短和正常三种时间,再按下式求出期望的流水节拍:m=(a+4c+b)/6

式中:m——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估算时间;

c——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正常估算时间。

本法也称“三种时间估算法”,常用于有同类型施工经验的工程或无定额可循的工程。

②定额计算法

根据各施工段拟投入的资源能力确定流水节拍。按下式计算:ti=Q/RS=P/R

式中:Q——某施工段的工程量;

R——专业队的人数或机械台数;

S——产量定额,即工日或台班完成的工程量;

P——某施工段所需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

③工期计算法

按工期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完成的工程项目,往往采用“倒排进度法”,步骤如下:

a、倒排施工进度:根据工期倒排施工进度,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然后安排需要投入的相关资源;

b、确定流水节拍:若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则用估算法;若流水节拍相等,则按下式确定:

t=T/m

式中:t——流水节拍;

T——某施工过程的工作持续时间;

m——某施工过程划分的施工段数。

c、确定最小流水节拍:施工段数确定后,流水节拍大则工期较长,流水节拍太小,实际上又受工作面或工艺要求的限制。这时就需要根据工作面的大小、操作工人或施工机械的最佳配置、工艺要求和劳动效率来综合确定最小流水节拍。

确定的流水节拍应取整数或半个工作日的整倍数。

火电厂的双曲线冷却塔

4流水步距K

是指相邻两个专业队先后进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时间间隔。施工段确定后,流水步距大则工期长,步距小则工期短。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数或专业队数,流水步距的总数为n-1。

确定流水步距的基本要求是:

①始终保持前、后两个施工过程合理的工艺顺序,尽可能使施工时间相互搭接(即前一施工过程完成后,能尽早进入后一施工过程施工);

②保持各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妥善处理间隙时间,避免发生停工、窝工;

③流水步距至少为一个或半个工作班。

5间隙时间Z

由于工艺要求或组织因素,流水施工中两个相邻的施工过程往往需考虑一定的流水间隙时间。

工艺间隙时间Z1:如楼板砼浇筑后需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进行后道工序的施工;屋面找平层完成后需干燥后才能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组织间隙时间Z2:如基坑持力层验槽、回填土前的隐蔽工程验收、装修开始前的主体结构验收或安全检查等。

工艺间隙和组织间隙在流水施工时,可与相应施工过程一并考虑,也可分别考虑,灵活运用工艺间隙和组织间隙的时间参数特点,对简化流水施工的组织有特殊的作用。

6流水施工工期T

是指从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施工开始至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最后一段施工过程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流水施工工期不是工程的总工期,但受总工期的制约,要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