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不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了想生能生敢生,她们在全国两会
TUhjnbcbe - 2025/6/21 11:45:00

为了“想生、能生、敢生”,她们在全国两会上频发声......

△贾宁摄

如今,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少子化正在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此,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从“全面二孩”到“全面三孩”,多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几经调整。然而,政策逐渐开放,人口出生率却持续走低。“生不起、养不好”仍是抑制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如何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生孩子?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妇联界委员就构建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问题,多方面、多角度积极献言献策,助力最大程度释放生育潜力。

倡导适龄婚育观念,让年轻人“想生”

说起生育问题,妇联界的委员最感同身受也最有发言权。大家以身说法,从自己身边的例子讲起。“我们家孩子30多岁了,有对象却不想结婚,更别说生孩子了。”“我女儿虽然结婚了,但是对生孩子一直犹豫,二孩三孩更是遥遥无期。”“我女儿说生孩子会变笨,坚决不生孩子。”……委员们普遍反映,现在年轻人无论是婚恋观还是生育观,都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有些人甚至陷入了恐婚、忧婚、懒婚状态。而随着女性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个人价值观也从强调家庭传统责任观念,转向了强调个人自我实现和个人自由,进而带来推迟结婚、同居取代婚姻、离婚等情况的增加,以及推迟生育、非婚生育、减少生育等婚育行为的变化。

“这是社会宽容度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但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这种情况,做好引导。”全国政协委员苏洵认为,面对新育龄主体,尤其是未婚未育人群,要重点加强国情教育和人口形势宣传,倡导适龄婚育的观念,激发内在生育驱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周玉梅提到,现在有一些年轻人确实存在“怕婚姻、怕责任”的心理。而造成这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孩之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巨大养育压力。因此,想要更多年轻人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只靠给钱、发补贴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给予育龄妇女多元选择,缓解她们的思想压力,这样才能让大家不再惧怕生育和养育孩子,从而想生、愿生。

推动辅助生殖技术,让育龄夫妇“能生”

除了存在思想上的负担,也有一些育龄夫妇面临想生却生不出的困境。全国政协委员赵瑞华介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达到了12%~18%,但由于不孕症诊治未纳入医保,使得一些患病的育龄夫妇不得不选择放弃。

全国政协委员张英也提到,受到环境、遗传、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反复流产、高危妊娠、出生缺陷等发生率居高不下。但同时,辅助生殖医疗服务技术不够健全,相关产品发展也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辅助生殖成功率不足国外的一半。促排卵药物、诊断试剂及胎盘胚胎的培养液等耗材91%依赖进口,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辅助生殖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支持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及相关药械的专项攻关,已刻不容缓。张英还建议设立卵子保存库,推动适龄人群卵子保存服务,为因事业等原因暂时不想生育的女性在想生育时提供条件,以适应新时代女性需求。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全国政协委员张波就谈到了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代孕问题。“关于代孕目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代孕是否合法?发现代孕后如何追责?单身女性生育权能否放开?”张波说,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代孕不合法,但实际法律效力不高,缺乏约束力,相关罪名和刑事责任都不明确。张波认为,对代孕问题不应“一刀切”,不应忽视多元化的需求。她建议进一步明确商业代孕违法属性,设定无偿代孕的要素或条件,强化新生儿户籍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育龄女性生育普法宣教力度。

推动优化生育政策实施,让职业女性“敢生”

解决了想生、能生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让女性如何敢生二孩、三孩。委员们普遍认为,目前阻碍生育的最大障碍,在于女性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难以兼顾,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不配套、不衔接,只有加快推动各项优化生育政策措施实施,切实解决育龄女性后顾之忧,才能真正释放生育潜能。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一直对生育养育政策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想生能生敢生,她们在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