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的报销机制
在咨询保险配置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我有医保,看病够了吧,还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吗?
如果我问他,那你知道医保是有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额度限制的吧~
大概率哈哈哈哈,并不很清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医保报销只有个模糊的认知,以为自己缴了费拥有了保障,也就看病无忧了,但实际上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医疗保险的报销机制。
首先,医保是什么?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种,是全民性质的社会福利,具有国家强制性,可以带病投保,具有其它商业保险不具备的普惠性和互助性。
医保主要分为两类: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包含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
医保的缴费会进入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中。自己交的钱进入个人账户,使用没有限制,可以看病买药;单位交的钱进入医保统筹账户,统筹账户结合了所有参保人的钱,在规定的医疗花费范围内拿出来给参保人报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费医疗”和“医保报销”。
注意: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在缴费和报销额度上有不同,此文不展开讲解。
想知道医疗保险是如何报销医疗费用的,先了解医保三目录:
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服务设施目录
01药品目录于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收录了种药品,这些药品又分为了甲、乙两类,不同类别报销额度不一样。
(收录至医保目录的药品约占总药品目录10%)
甲类药品指全国基本统一的、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品使用广泛、疗效好、在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报销比例%。
乙类药品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费用的药物。这类药品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比甲类中的同类药品价格略高。乙类药品需要先自付一定比例(湖南地区5%-20%不等),剩下的部分再纳入报销范围,最后按照报销比例报销。
在医保目录之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丙类药品,包含新研制的药、高档药、进口药等,比如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特效药等,这类药费用全部自理,社保不可报销。
需要注意的是,甲类药品全部报销和乙类药品部分报销,也不意味着在现实中能报销到全部费用。医保报销还有起付线、封顶线及报销比例的限制。至于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的设置,每个地方不同、医院等级不同也有差异。
02诊疗项目目录诊疗项目目录是指我们在检查、治疗期间做了哪些项目,很多诊疗项目是不予报销的。
比如:
1、服务项目(例如挂号费,会诊费);
2、非疾病治疗项目(例如健康体检费,医疗咨询费);
3、诊疗社保及医用材料(例如假牙,助听器,一次性注射器);
4、治疗项目类(例如器官移植,近视眼矫正手术)
5、其它类(例如不孕不育的检查治疗、美容整容比如近视激光、牙齿矫正等)
有些诊疗项目是部分报销的。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钢钉钢板,心脏支架,透析治疗等这些昂贵的治疗项目。对于部分报销的诊疗项目,报销比例随各地*策,通常是比例+最高限额的方式,比如心脏起搏器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
03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是指顶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需的服务设施(例如病床)。
请注意两字,是符合当地医保*策的最基本设备,比如病房通常是三人间,很多地方的床位费是30-50元的标准。
如果住院期间想要追求更好的医疗体验,比如带空调的单间,那就不属于必需费用。同时,急救车、住院陪护费等也是不能报销的。
看完这些,大家应该已明白医保的报销机制了,同时也知道:社保是“保”而不“包”。真正面临重大疾病,如癌症时,社保的作用是不够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水滴筹的案例。
想要追求更好的医疗资源,技术手段,以及更好的就医体验,这些都需要自己掏钱。如果配置了商业医疗保险:如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高端医疗等,能更好的得到医疗救治,因为商业医疗保险,除了能报销更多费用,还有绿通以及医疗资源匹配的服务。
商业医疗保险有什么作用、如何选购,我们下篇文章继续探讨。
如果本文有帮到你,那就转发给身边的亲友吧~~
有保险配置需求,请添加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