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以后,孩子的智力发育,一直是家长们所关心的方面,都希望自家娃的智商能够“高人一等”,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智力、智商”只是数字,真正决定娃今后发展的还是孩子的“左右大脑”哦!
“左脑、右脑”学问多多
前几天表妹给我发了一个“左右脑”测试图,并说道:“我女儿是“右脑型”人才,快看看你儿子是哪个?”
抱着好奇的心理,我们一家三口都做了小测试,结果儿子同样是“右脑型”人才,又看到下面写着右脑优秀的人,都是成为学霸的好苗子,哈哈,看来儿子和外甥女将来都差不了呀~
人体大脑被分为“左右脑”,其中左脑主要负责逻辑、语言、文字,与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有关,被称为学术脑;
右脑主要负责图画、音乐、想象,与创造力、想象力与记忆力有关,被称为艺术脑。
其实很多父母都在想办法让娃更聪明一些,成为小学霸,却存在“骑驴找驴”的情况,家长们常常忽略了孩子右脑优秀的表现。
右脑优秀的孩子,大多有三个特征表现
?习惯使用左撇子
我们要清楚,人体的右半部分由左脑控制,而左半部分由右脑控制,所以我们常说“左撇子人更聪明”,如果孩子是左撇子,那其实是说明娃的右脑更发达、更优秀哦~
所以当孩子用左手做事时,父母不要强行给娃改正过来,要知道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爱因斯坦等名人,可都是左撇子呢!
?记忆力优于常人
哈佛大学对校中+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孩子右脑开发相较好,智商高于常人。
右脑优秀的孩子,从小开始在记忆力方面就非常突出,关键是娃对于自己已经记住的东西会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孩子在3岁左右,就能够产生记忆了,依旧的是“图像记忆”。
孩子会以图片的方式,印在大脑中的神经元上,这样所记下来的事物,在调取时也会更为精准,绝大多数的天才靠的就是图像记忆。
演员*的记忆力就非常惊人,更是娱乐圈公认的“学霸”哦!
?想象力天马行空
右脑优秀的娃,想象力可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常常会问父母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有时也会因为天马行空,而将家里弄得乱糟糟~
其实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对化学反应、数学几何立体等方面,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哦!
除了这些表现外,让娃做一些小测试,父母也能发现娃到底是左脑型人才,还是右脑型人才。
小测试:看看你家娃是“左脑”还是“右脑”?
?让孩子观察这种地铁动图,如果地铁是往右边行驶开出的,那说明左脑更优秀;如果地铁是往左边行驶开出的,那说明娃的右脑更优秀。
?这张跳舞女性的动图,可是耶鲁大学耗时五年,所研究出的成果:如果看到女性是逆时针转动,那说明是左脑;如果看到女性的顺时针转动,那就说明用的右脑哦~
?这双鞋子的照片,惯用不同大脑的人,看出的颜色也是不一样哒。如果孩子看到的鞋子的“粉白色相间”,那就说明是左脑;如果孩子看到的鞋子是“灰绿色相间”,说明是右脑。
父母该如何正确开发孩子的“右脑”?
50%的大脑开发,是在人的3~6个月月龄时;80%的大脑开发,是在人的3岁左右;等到孩子6岁后,大脑相当于成人水平。
专家表示,父母要把握住0~6岁孩子右脑发育的*金时期,基本上是孩子们右脑拉开差距的唯一机会,所以在娃6岁前,所以家长们要抓住开发右脑的机会。
1、多用左侧
经常练习使用左手有些家长害怕孩子成为左撇子,就强迫儿童使用右手。这些做法不利于孩子尽早开发右脑。聪明的做法是应该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双手并用。
由于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主要是由右脑指挥的,多用左眼、左耳和左手就意味着锻炼了右脑。不妨让孩子的脑袋常常向右偏转,多多训练“左视野”;左耳戴耳机听音乐或故事;有意识地用左手拿东西、擦桌子、开门、开灯等。
2、综合类刺激
这是一种专业的开发儿童右脑的科学手段,它将许多种婴儿感兴趣的不同物品串联起来,比如小玩具和颜色艳丽的衣服,再从听觉上加入儿歌或者英文朗读。这种教育手段能够非常高效地使宝宝的右脑自行开发。
但要注意节奏,每3-4分钟要稍微停顿休息一下,因为宝宝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超过时间会让效果大打折扣。
3、培养逻辑思维,阅读相关书籍,开发右脑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入手,帮助孩子建立数学逻辑概念。
比如带孩子整理玩具,可以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好。让孩子体会同样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还可以和他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比较不同分类的优劣。在这个充满乐趣的整理过程中,孩子的逻辑观念能够慢慢建立。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借助游戏绘本的力量,不需要上辅导课,也可以为孩子塑造强大的逻辑思维,孩子在游戏中就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是日本著名的绘本作家五味太郎为孩子设计的逻辑思维启蒙书。书中的游戏从数感、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为小朋友的数学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每个游戏设计都童趣满满,生活气十足,孩子爱玩还能提升逻辑能力。
五味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绘本作家,曾出版过多本作品,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路傍之石奖等众多奖项,在中国也有庞大的粉丝团。
五味太郎说:“图画书,要留下广大的想象空间给孩子,而不是单向的趣味灌输。”他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带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观察,他的作品总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惊喜。
“思维游戏书”里,有哪些思维游戏呢?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找一找,变聪明》《数一数,变聪明》《想一想,变聪明》《玩一玩,变聪明》《做一做,变聪明》,总之就是让孩子玩着玩着变聪明就对了。
每册书都有12个游戏,全套5册共包含60个游戏,每册游戏的难易程度相当。为了避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每册的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同一册书中就有迷宫、比大小、找不同和关键特征、图形分解或合成、逻辑推理……非常丰富,可以提升孩子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找一找,变聪明》中,既有找关键特征的游戏,引导小朋友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
又有数字迷宫的游戏,考验小朋友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还有这种连线题,考验细心和手眼协调能力——别小看细心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想想我们小时候因为粗心多少次丢分。
强烈建议拿到这套书的家长们也玩一玩书里的游戏,因为《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和咱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儿童数学认知的要求,高度契合。
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中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翻开《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你会发现,看起来可爱的游戏其实涵盖了数的概念、集合、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等非常关键的数学能力训练,兼有锻炼观察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数感的:
数感可不是简单的认识数字,而是知道数字包含的“大小”概念。这个游戏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比如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力,经典的盒子游戏,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呢。
还有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还考验了孩子对数序的理解。
可以说,所有游戏都以能力塑造为目标。很多游戏,虽然不难,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点时间。
融入生活场景,语言简洁易懂
3~6岁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为了让他们能专注在游戏中,尽可能用简洁的画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诉小朋友该怎么玩。
比如,下面这个手指散步的游戏。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个游戏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和细心。
低龄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具体而形象的东西,数学却很抽象,五味太郎花了很大精力,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
比如小朋友吃甜甜圈的场景,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小朋友“数的分类”,又帮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还能启发家长在生活中照搬这个方法,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有爱的童书,总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有爱细节。如果平时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会在生活中为孩子设计些小游戏,那么这套书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点击下方即可购买↓↓↓